学院新闻

清明时节丨踏春与美食两者都不可辜负

时间:2018-04 点击:

 清明时节雨纷纷

路上行人欲断魂

借问酒家何处有

牧童遥指杏花村

 ——杜牧《清明》

清明节的由来

提起清明,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。但是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?传说是这样的。

清明节的起源,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

本来,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,到了唐朝,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约在清明前后,因两者日子相近,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。

到了唐玄宗时,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,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,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。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、扫墓、踏青的习俗,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、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,寒食节的后一天。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。

清明也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,《历书》曰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之说。

清明习俗

祭祖扫墓:清明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祖节日。按习俗这一天家家吃冷食,到墓前去祭祖扫墓,追忆先人,缅怀逝者。

踏青赏花:踏青是清明节的另一个主题。据说,因为清明节这天寒食禁火,为了防止吃冷餐伤身,所以让人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食化气。赏花、插柳、划船、蹴鞠、放风筝、荡秋千等娱乐活动都是尽享春光的好方式。

采茶春种:到了清明,气温变暖,降雨增多,茶树芽叶生长较快,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,此时采摘的茶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。这时也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。农谚说 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,正是这个道理。

青青团子:青团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特色小吃。青团油绿如玉、糯韧绵软、清香扑鼻,蒸熟以后绿绿松软的皮儿夹着甜而不腻的豆沙馅心,带有清淡艾草香气,香糯可口。

寒食春过半,花秾鸟复娇

从来禁火日,会接清明朝

清明过后

墙头风急数枝空

满溪红片向东流

良辰美景无多,该是惜春时节了

此时为自己准备一份时令美味是再好不过了

养生菜谱推荐

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,很容易肝气过旺,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,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。那么在这个时节该怎么养生呢?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款清明养生食谱——清明果,帮你养好身体。

 

拨打电话:0531-67896633
|预约报名 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