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新闻

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之春分

时间:2014-03 点击:

 

 

  

 

  “仲春初四日,春色正中分。绿野徘徊月,晴天断续云。”唐朝的徐铉《春分日》中这样描绘过春分时节的景象。仲春之日,是曰春分,桃李习习,杨柳依依,天朗气清,春风旖旎。

  春分养生重平衡

  春分之日,也是养生的好时节。古语有云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。春分时节,人体血液循环正处于旺盛时期,激素活动也处于相对的高峰期,此时容易诱发高血压及过敏性疾病等,同时容易出现眩晕、失眠等症状。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以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为原则,不要吃偏热、偏寒、偏升、偏降的食物。在食用鱼、虾、蟹等寒性食物时,可以佐以葱、姜、酒、醋等温性调料,以防止因菜肴性寒偏凉而损伤脾胃;在食用韭菜、大蒜、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,可以配以蛋类滋阴食物,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。在情绪上,要保持轻松愉快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,避免情绪波动。在起居方面,要坚持适当锻炼、定时睡眠、定量用餐,有目的地进行调养,利用生机盎然的大好时机,多进行户外活动,放松身心,从而达到养生的较好效果。

  时令蔬菜要多吃

 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“不时,不食”,就是说,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。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也说要“食岁谷”,就是要吃时令食物。时令菜也是“运气菜”。食物一要讲究“气”,一要讲究“味”。因为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,而药物、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,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,才能得天地之精气。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,可以食用的有很多,如香椿、豆芽、蒜苗、豆苗、莴苣等。

  美味甜食可适量

 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意思是说,春季宜少吃酸的,多吃甜的。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,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,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。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,体力消耗较大,需要的热量增多。但此时脾胃偏弱,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,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,因此,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。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。中医认为,蜂蜜味甘,入脾胃二经,能补中益气、润肠通便。春季气候多变,天气乍寒还暖,人就容易感冒。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、维生素,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,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,是春季理想的滋补品。因此,在春季,如果每天能饮用1-2匙蜂蜜,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,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。

 

 

 

拨打电话:0531-67896633
|预约报名 在线咨询